| 台灣 X 電影之間 |
《英國北歐臺灣影展》專訪策展人陳繪彌如何帶臺灣電影航向英國北歐
11 月 21, 2021

首頁BLOG《英國北歐臺灣影展》專訪策展人陳繪彌如何帶臺灣電影航向英國北歐

「臺灣值得被世界好好認識」 「用臺灣的電影,說臺灣的故事。」 始於2019年的「 英國北歐臺灣影展 」,第一屆 […]
慕夏編 |
ART, BLOG, 精選看板, 藝市
2021年年底,帶著前兩屆的養分,第三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這次預計將從臺灣出發,一路往英國,再到挪威!
延續第一屆影展的主軸「過敏體質」談臺灣內在對多元衝突的包容、第二屆「未癒之傷」聚焦在對臺灣歷史傷痕脈絡的自我袒露,到今年第三屆的主軸「融貌 The Shape of togetherness」則是透過不斷告別的過程,去型塑未來的樣貌。

「臺灣值得被世界好好認識」

「用臺灣的電影,說臺灣的故事。」

始於2019年的「 英國北歐臺灣影展 」,第一屆的主軸「過敏體質」談臺灣內在對多元衝突的包容、第二屆「未癒之傷」聚焦在對臺灣歷史傷痕脈絡的自我袒露,到今年第三屆的主軸「融貌 The Shape of togetherness」則是透過不斷告別的過程,去型塑未來的樣貌。也正呼應這兩年世界疫情的狀態,包括臺灣在內的全球各地,全體人類正在經歷的是類似情境的創傷傷痛,而如何從這樣的告別 – 不管是暫時的或是永久的,去自我修復、自我對話,重新型塑生活樣貌,是第三屆影展希望探討的主題。

時序往前拉到2020年,當時第二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以「未癒之傷」為主軸,邀請臺灣當代藝術家陳界仁赴英分享,並於倫敦Tate Modern(泰德美術館)放映其多部作品以及舉辦陳界仁大師班工作坊。在此主題之下,影展也將許多臺灣紀錄片介紹給英國觀眾,如國家文藝獎得主柯金源導演的《海》與《前進》,麥覺明導演的《黑熊來了》講述環境變遷的傷害,盧彥中導演的《開水喇嘛》談臺灣人視角下的西藏,廖建華導演的《狂飆一夢》紀錄臺灣民主運動的小人物們,以及楊鈞凱導演的《不得不上路》帶著我們認識巴奈母路的靈性之路。讓更多英國人透過臺灣電影看到了不同面向的臺灣文化。

(第二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臺灣當代藝術家陳界仁在泰德美術館)

推動這一切成形的,是由多元背景組成的前行之島策展團隊,以及影展策展人陳繪彌(Aephie)。

「渴望讓臺灣未經思想審查的電影被全世界看見。」就因為這樣一個簡單而堅定的信念,讓陳繪彌萌生在英國北歐策畫臺灣影展的想法,並突破重重困難,於2019年舉辦第一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首屆影展即創下85%高滿座率,其中7成外國觀眾是第一次看臺灣電影,成功以電影為媒介,將臺灣介紹給世界。

 

臺灣生根,英國萌芽

( 影展策展人陳繪彌(Aephie)。 Photo Credit: 蔣壽安 )

身為長期旅居英國的臺灣人,陳繪彌在2008 – 2010年期間,主修建築並開始在建築事務所上班,同時她也學習織品設計,接觸裝置與表演藝術,後來便離開建築業開始參與劇場工作,漸漸轉換跑道進入電影美術組。

但作為一個外來的藝術工作者,其實非常難和當地設計產業接軌,然而很幸運的是,當時的她遇到一位日英混血藝術家朋友,開始鼓勵她自行創作,並且幫她找到一間提供獎學金的學校,開始就讀電影創作碩士,自此她便與電影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0-2016年時期,她在倫敦當地的電台Resonance 104.4FM 主持節目,主要用英文訪談來到英國從事藝術工作的臺灣人。

「當時對我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認識來自臺灣許多很謙虛又優秀的藝術工作者,並能和他們交流。倫敦是藝文活動非常活躍的城市,各式各樣的藝文派對與產業活動,也因為這些因緣促成之後的影展策劃。」

 

推動臺灣影展的起點

2017年年末,陳繪彌認識了當時的臺灣駐英文化組組長賴秀如,她想籌辦一個臺灣影展。宗旨在於用臺灣文化,打入英國人當地的觀影習慣,於是委託陳繪彌開始籌畫第一屆的英國北歐臺灣影展。

「我開始思考,要怎麼讓英國人覺得這個影展與他們有關連,並且願意跟我們合作呢?於是我開始聯繫Tate Modern 和 CURZON Cinema ,一個是藝術界、一個是電影界的知名機構,邀請他們成為我們影展的協辦單位,一方面讓影展更具說服力,一方面也明確定下了影展的定位。」

雖然旅居英國多年,但對於當地人來說,陳繪彌仍然是一個新住民,這讓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根源,一個是離開已久的出生地臺灣,一個是她長期旅居的英國,究竟哪一個能夠稱作自己的家鄉、自己的根 ? 這個問題也啟發了她定調第一屆的影展主題。

( 影展設計師主視覺設計品 )

 

台灣其實是一個殖民文化,和英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臺灣作為一個不斷更替政權的被殖民者,和英國曾經作為一個擴張領土的殖民者角色,這樣的對比讓英國媒體產生興趣,也讓英國觀眾產生深入了解的興趣,臺灣這個多元卻又充滿文化、意識形態對立的島國,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傷痕 ?

 

象徵臺灣的貓鯨魚

影展主視覺「貓鯨魚海怪」,以海怪作為故事包裝,穿梭於大海中,是最小型的海怪,如同乘載電影的媒介,將臺灣的文化護送到英國。

「當時我去冰島,對於他們有海怪地圖感到驚訝。我發現島嶼文化本身就充滿冒險精神,為什麼以前維京人會畫海怪地圖。對他們來說,危險是一種記號,要運用想像力記住,多變的海域形成不同的海怪。貓鯨魚是貓型鯨魚,是最小型的海怪,每個漁民都會看到,但沒有什麼攻擊性,就像是海底的暗礁,就像是臺灣。」

貓鯨魚的視覺設計由藝術家鄭婷操刀,鄭婷曾經在國美館臺灣雙年展展出攝影和雕塑作品,也曾在魏如萱專輯中擔任攝影。為了引起英國人的好奇與想像,特別融入了海怪的故事元素,並與完全對比的溫馴物種「貓咪」做結合,而誕生了「貓鯨魚」。

人為什麼會看到怪物?

是自身內心的投射,或對於渴求的一種影射。

臺灣也有多神文化,所以種種想法交錯之下我認為最能代表臺灣的就是一隻大海怪。有點可愛又不那麼可愛,能一直變形,沒有一定的形狀。

第二屆的主視覺,保留了原本貓鯨魚充滿注音符號的形象,並將這個概念套用到臺灣海岸的岩石景觀上,隨著潮汐的漲跌隱沒、露出,如同藏身在海面底下的海怪,除了與臺灣地景產生直接連結之外,主視覺的形象也從在海上漂流的可愛怪獸,變成錨定在臺灣的地景,因此增添了一種落地生根的意味。

英國北歐臺灣影展的未來

2020因為疫情,對於電影產業造成衝擊,但卻不減英國人對臺灣影展的興趣,影展首場門票就完售,反映出臺灣電影在國外市場頗受青睞。

想像上,英國人對於臺灣電影的認知比較偏向「藝術電影」,此次影展也因為經費考量,上映的居多是紀錄片,對於未來的選片是否會加入劇情片,這類較大眾化的電影,陳繪彌這樣說:「團隊在第一屆做到很棒的一點是,將觀眾的胃口養得非常穩定,即使去年是紀錄片,但之後劇情片相信觀眾也會買單。並且將影展做成一次難忘的體驗,將蔡明亮經典電影用 35 mm 膠卷播映,這不是隨便在電影院能看見的。」

上一屆的英國北歐臺灣影展是申請國家電影中心的紀錄片補助,上映的片單因而局限於紀錄片,而2020年由於駐外單位的政策改變,加上疫情的衝擊,策展團隊更被迫需即刻轉型,以財務獨立的方式來運作,在資金籌措上也更為困難。陳繪彌期望能藉由募資,讓第三屆的臺灣影展,能有足夠的經費,將臺灣電影持續推向國際。

「影展是一個介紹臺灣的舞台,而這個舞台需要每一位臺灣人的力量。如果失去說自己故事的舞台,失去已經累積的觀眾與媒體關注,失去眾多在地單位的合作關係,臺灣電影將越來越難打入國際市場。」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而剛好和我有連結的就是,我是臺灣人。所以我想就我能力所及做和臺灣有關係的事情。

 

 

第三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 – 募資計畫

(第三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主題「融貌」主視覺)

新世代創作者是如何跟世界說明「我是誰」。電影是最容易能傳達當代文化的傳播方式。我們臺灣的存在還沒定型,未知的市場更能創造許多可能性。

第三屆的英國北歐臺灣影展募資活動近期開跑,策展人陳繪彌表示,希望透過這次募資,能夠籌措到足夠的經費,將臺灣的電影,透過第三屆英國北歐臺灣影展推向北歐,對於在英國與北歐其他國家的人,初次聽到 Taiwan 也許無法馬上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確切的位置在哪裡 ? 甚至可能與 China 跟 Thailand 混淆,臺灣這個國家蘊含了多元的族群與文化,這樣的多元性或許造成了磨擦與些許對立,但這也是為什麼臺灣的土地、人民是那麼的有故事,也因為這樣,臺灣電影才能蘊含如此豐富的人文養分,臺灣電影應該被國際好好看見。

如果土地是一部攝影機,那麼土地上的人民、文化活動就是被記錄的對象,結合土地與人民,構成了一部部傳達臺灣價值的電影。身在臺灣的我們,都是成就今日臺灣電影的養分,一部電影乘載的,不只是劇情與演員,更是你我生活的縮影。

募資網頁 : 英國北歐台灣影展 – 募資計畫

Photos – 英國北歐台灣影展  提供


延伸閱讀 : 從《第凡內早餐》看60年代時尚如何體現女性的獨立意識


慕夏編 / 專訪報導

慕夏,捷克人,原是默默無名的畫家,甚至沒有受過嚴謹的美術訓練,然而,因緣際會之下幫一名女演員繪製演出海報後,驟然成名。獨樹一幟的風格融合傳統拜占庭藝術元素、細緻的輪廓與對細節的刻畫都使作品熠熠生輝。儘管握有許多利益邀約,慕夏仍心繫祖國,在名滿天下後潛身回到捷克完成一系列巨畫”The Slav Epic”,並將自己才能投報家國。慕夏編有感當代社會的設計與藝術多為商業而丟失初衷與內心的追溯,期許能像慕夏保有對藝術創作的信念。

凝結歷史的瞬間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凝結歷史的瞬間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看「2022臺北時裝週SS23」- 當現代遇見傳統 交織台灣落地新時尚「獨特而純粹」

看「2022臺北時裝週SS23」- 當現代遇見傳統 交織台灣落地新時尚「獨特而純粹」

時尚名人御用攝影師「莉奈」也愛上的風格—紐約輕珠寶Gold Philosophy

時尚名人御用攝影師「莉奈」也愛上的風格—紐約輕珠寶Gold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