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 X 文化之間 |
從《第凡內早餐》看60年代時尚如何體現女性的獨立意識
8 月 6, 2021

首頁BLOG從《第凡內早餐》看60年代時尚如何體現女性的獨立意識

| 電影 X 文化之間 |
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成為60年代的時尚指標,所有的細節與場景,刻劃了一個年代的歷史、人文、故事。
慕夏編 |
BLOG, 人物, 文化, 精選看板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在這兒像隻貓,一隻無名的野貓。我們不屬於任何人,也沒有人屬於我們,我們甚至不屬於彼此。---Audrey Hepburn
你都怎麼欣賞一部電影 ? 跟著劇情的跌宕投入其中 ? 還是享受著爆發力十足的動作場景 ? 一部電影不只是劇情與畫面的結合,還有許多細節,如服裝、場景、道具、音樂、色調,這些你認為尋常的事物,當他們的存在電影裡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在這兒像隻貓,一隻無名的野貓。我們不

於任何人,也沒有人屬於我們,我們甚至不屬於彼此。——

Audrey Hepburn

清晨的第五大道,路上杳無人煙,陽光還未嶄露頭角,一切都沉浸在微光覆蓋的灰白色彩之中,奧黛莉赫本身穿一席Givenchy的黑色洋裝以及矮根的尖頭鞋,脖子上掛著由Roger Scemama設計的五鍊珍珠項鍊。如畫般婀娜的背影,緩緩的走向Tiffany & Co.的櫥窗,手上拿著可頌和一杯外帶咖啡,伴隨著標誌性的主題曲Moon River》,這個經典的鏡頭,在幾十年來不斷的被提起,奧黛麗赫本的寶貴影像也一直傳誦至今。

(圖片來源:nexter.org)

《第凡內早餐》並不是真的在Tiffany & co.的早餐店用餐,而是凸顯一位都會女性在Tiffany的櫥窗前吃著平凡早餐的強烈對比。一種渴望透過衣著、配件,展現自己社會地位與個體價值的企圖心。而奧黛麗赫本在劇中的形象,也深深影響了美國60年代女性的時裝風格。

 

一個女人的美麗不在於她穿的衣服,不在於她的身姿,也不在於

她梳的髮型。—- Audrey Hepburn 

 

在1960年代的美國,正值女性意識抬頭,有別以往從男性喜好出發的時尚審美觀,美國女性拋棄了象徵端莊賢淑的秀麗長髮,改為簡短俐落的中性短髮造型;曾經刻意強調身體曲線的長洋裝,也改為舒適合身的A字形服裝;鞋子也從纖細的高跟鞋,轉變為適合行走的矮跟鞋短靴,最具象徵意義的是膝上十公分的迷你裙,即便當時遭到保守派人士強力抨擊,女性捍衛自己獨立身美觀的勇氣,讓迷你裙這樣的服裝樣式得以保存,一路影響著時裝設計的發展。

 

(圖片來源:Vogue.es)

(圖片來源:fashion.myzone.news)

(圖片來源:dresses2019,com)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Roger Scemama  銘刻在電影裡的珍珠項鍊

 

奧黛麗赫本於片頭所穿戴的珍珠項鍊,也是劇中最為人所記憶的一項配件,由法國珠寶設計師Roger Scemama操刀,他同時也是GivenchyBalenciagaYves Saint Laurent等時裝品牌的御用珠寶設計師。

60年代的珠寶設計領域也能發現女性主權意識抬頭的跡象,傳統優雅纖細、具女性氣質的設計款式漸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更大膽、狂放的設計輪廓。我們可以從那近乎覆蓋奧黛麗赫本鎖骨,鑲有鑽石點綴的五鍊式珍珠項鍊窺知一二。

 

(圖片來源:Allposters.com)

揚棄傳統寶石與刻板符號,平價材質大行其道

 

60年代中末期,華麗的寶石已經不再是珠寶設計師的首選素材,金屬、鋼材、甚至是塑膠,成為珠寶設計產業的新興材料,珠寶飾品也從遙不可及的高端消費品,融入普羅大眾的生活品味。如同奧黛麗赫本在劇中的角色定位,只不過她們再也不需要,透過凝望精品櫥窗的儀式,來滿足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60到現代,突破框架的當代珠寶設計

從高端消費品走入日常生活,珠寶首飾再也不是專屬金字塔頂端的奢侈品,從60年代以前性別僵化以及偏向使用昂貴珠寶的設計風格,轉變成平價媒材的大膽輪廓,珠寶設計領域不斷的突破市場框架,拆解舊有的概念激盪出新的風格與理念,其中幾個當代新銳設計師的品牌,頗具這樣開創革新的精神。

 

| Khiry | 

Jameel Mohammed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政治學期間創立了他的珠寶品牌 Khiry。他的品牌擷取了非洲原住民的傳統工藝,並重新描繪出符合當代美感的非洲文化美學,作品幾乎完全採用黃金的作為飾品媒材。他最近為 Net-a-Porter 設計的系列是他首次涉足高級珠寶領域,採用了尺寸更小的鑽石和精美寶石作為設計主體。

(圖片來源:khiry.com)

| Agmes |

由一對姐妹創立的珠寶品牌 Agmes 設計主要受到藝術和建築的啟發,以金、銀為主要創作媒材。簡單而大膽的形式主要由回收材料和廢金屬製成,從而形成一個具有視覺張力而又不會過度強眼的系列。

(圖片來源:agmesnyc.com)

| Almasika |

由出生於巴黎的 Catherine Sarr 所創立的高級珠寶品牌 Almasika ,部分靈感來自身體柔軟的曲線和流暢的線條。 該系列以黃金及鑽石為主軸,充滿了起伏不定的線條與如流體的視覺效果,有別於主流設計風格。

(圖片來源:almasika.com)

 

紐約時尚新寵,翻轉素材概念的新銳品牌

| Gold Philosophy |

2014年春夏於紐約曼哈頓成立的輕珠寶品牌,創辦人是一對姊妹,父親是一位愛好珠寶的收藏家,從小就受到家中收藏品薰陶的她們,擅長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設計之中,然而當他們發現,當時市面上的珍珠飾品大多古板缺乏創新,於是萌生了「既然沒有人重視,那就由我們親手創造」的念頭,兩姊妹很快地就發佈了第一季的系列產品。她們的作品一展出便受到高度關注,各大時尚雜誌,如Vogue、ELLE、Instyle等都爭相報導,並且在第二年便將品牌的銷售版圖拓展至歐洲、亞洲,諸多中、小珠寶品牌的設計風格也受到Gold Philosophy「啟發」,在國際間帶起一陣翻轉珍珠飾品的風潮

(圖片來源:unbetwixt.com)

 

飾品概念取材大自然,延伸素材原始的自然美感,翻轉傳統對於「珍珠」的既定概念,強調「自然」、「優雅」、「摩登」,並堅持以平易近人的價格,讓每個使用者能夠輕鬆透過配件表達自我價值以及品味,讓珠寶不再專屬於高端消費族群,打破紐約第五大道的精品櫥窗,每個人都有權力伸張自我的美好。

(圖片來源:unbetwixt.com)

(圖片來源:unbetwixt.com)

 

一部第凡內早餐,刻劃了一個年代風華,見證了歷史變革的里程碑,服裝、飾品、造型,不只是日常的消費品,更是伸張對於自我意象的美麗媒介,也如電影般記錄著一個時代的人文風景,每一次的創新與突破,都很有可能在久遠的未來成為傳世經典。

 

延伸閱讀: 設計師故事 – 從一名護士轉職為插畫設計師,Soljee Lee選擇不同的人生風景


 

慕夏編 / 觀察分享

慕夏,捷克人,原是默默無名的畫家,甚至沒有受過嚴謹的美術訓練,然而,因緣際會之下幫一名女演員繪製演出海報後,驟然成名。獨樹一幟的風格融合傳統拜占庭藝術元素、細緻的輪廓與對細節的刻畫都使作品熠熠生輝。儘管握有許多利益邀約,慕夏仍心繫祖國,在名滿天下後潛身回到捷克完成一系列巨畫”The Slav Epic”,並將自己才能投報家國。慕夏編有感當代社會的設計與藝術多為商業而丟失初衷與內心的追溯,期許能像慕夏保有對藝術創作的信念。

凝結歷史的瞬間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凝結歷史的瞬間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看「2022臺北時裝週SS23」- 當現代遇見傳統 交織台灣落地新時尚「獨特而純粹」

看「2022臺北時裝週SS23」- 當現代遇見傳統 交織台灣落地新時尚「獨特而純粹」

時尚名人御用攝影師「莉奈」也愛上的風格—紐約輕珠寶Gold Philosophy

時尚名人御用攝影師「莉奈」也愛上的風格—紐約輕珠寶Gold Philosophy